磐安欢迎来到磐安信义居!

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重要窗口┃深山小村成为农家乐第一村 ——从管头乌石村的蝶变感悟“两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更新时间:2020-07-21 09:58:05

4590

来源:磐安新闻

2003年6月、2006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先后两次来磐调研,对我县基层党建、生态富县战略、365服务窗口、中药材产业、农家乐发展、传统文化保护等作了重要指导,提出了“生态是可以富县的,而且是很高境界的富”的科学论断。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对浙江工作提出了“建设成为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要求。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磐安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为建设“重要窗口”发挥磐安力量、提供磐安经验。县融媒体中心从今天起推出大型主题报道《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重要窗口》,全面展现我县在总书记指示精神指引下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成就。敬请关注。


雨后返晴,天空清透湛蓝。

乌石村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县融媒体中心《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重要窗口》栏目组采编人员,怀着虔诚而急迫的心情,前去探访这一远山古村的沧桑巨变,感受小康建设的时代力量。


微信图片_20200721094149.jpg


乌石村管头自然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视察过的地方。2006年6月1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管头视察调研。在这里,他访农家,问游客,谈发展,对管头村依托乌石特色环境资源发展“农家乐”开发旅游给予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调研和指导,如春风化雨,激发了管头村的创业信心;如指路明灯,指明了管头村的发展方向;如航海灯塔,指引着管头村驶向了旅游经济蓝海。15年来,管头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遵循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坚定不移发展旅游经济,建成了“金华市农家乐第一村”,打响了乌石村旅游品牌。


微信图片_20200721094207.jpg

微信图片_20200721094210.jpg


乌石村已然成为磐安旅游的一张名片和旅游经济的一个样板,不仅声名远播江浙沪,引得游客纷至沓来,而且已成为磐安乡村旅游的一个引擎和典范,带动着一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方乌石,垒起的“美丽乡村”,催生了“美丽经济”,铺就了小康路。这中间,让我们感受到了很多,也体悟到了很多……


从“穷山恶水”到“绿水青山”


微信图片_20200721094213.jpg


村前茶园如盖,村后古树参天,岭外修竹滴翠,道旁绿树成荫……

现今的管头村,俨若一个森林公园,掩隐在绿色之中,藏匿于树的海洋,好一幅生态绿色图卷。

孰能想到,今日这般美丽的管头,当年可曾是穷山恶水的“光头”。

时光倒遡20年,管头村是另外一个样子。那时的管头村居住分散,有五个自然村,他们逐水而居、依山而建,在那土里刨食年代,农业是他们唯一收入来源,于是到处垦荒种植,毁林造田,一到秋、冬季节,管头村周边除了那几棵古树略显绿色和生机,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幅衰败萧条的景象。


微信图片_20200721094216.jpg


更为要命的是,管头人苦于经济条件,没钱购买材料造房子,他们只得到处采挖地下的玄武岩砌墙造石头屋。这造就了今日的乌石古村,可在当年,这是无奈之举,挖得村子周边四处坑坑洼洼的。再加之过度的开垦种植,导致村庄环境很不理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过着灰头土脸的日子,以致当地曾流传一句话:“有女不嫁管头村”。

管头村的改变从1995年开始。当年有一个大背景——老村改造。改革开放的春风释放了浙江大地的经济活力,有了一定积蓄的农民也就有了改善居住条件的强烈愿望,应之而生的便是各地蓬勃开展的老村改造。管头村也不例外,甚至它的这个愿望和要求比其它地方还要强烈一些。因为,它实在太落后了。

“实施老村改造,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当家人是改不了的”。聪明的管头人就像当年造房子挖乌石一样物色这样的当家人,在外办厂的张威平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合适人选。

张威平当年在广东办有一个塑料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说不准还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可他“看不得老家的落后、村民的穷”,毅然放弃企业经营,回村出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一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从此与村子的命运、发展拴在了一起,成了铺就管头村从穷村到富村发展之路上的一块铺路“乌石”。

乌石出深山显示了它的价值,张威平回老家发挥了他的作用。张威平以经商办厂的敏锐分析村子发展的困难,寻找破解的办法,思考老村改造的方案。管头村的一切症结都在“村子实在太分散了”。因为村子分散,村子成了“光头”;因为村子分散,老村改造无从着手;因为村子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无法上马。

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症结。管头村的症结在这里,张威平的履职之路就从这里出发。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合并自然村,实施老村改造。

这几件大事很能反映管头村当年走过的那段路:

——1998年,正值第二轮土地延包。村里抓住机遇留出28亩土地,为建新村、保老村打开了空间;

——1998年,管头村完成了通村道路硬化;

——2000年,管头村启动环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环村大道拓宽。

——2002年,管头村“五村并一村”,分散的5个自然村全部从深山集聚到管头大村;

——2002年,管头村实施“退耕还林”、村庄绿化。

一个村的发展就像那铁轨上的列车,推动起来是困难的,但一旦动起来,那裹风挟雨都得往前急驶。管头村的发展现在看去就这样了了几笔,但每一个项目、每一件工作背后,都有一个千阻万难、愁肠百结的过程。张威平是强势的,也是用情的,管头村平息了“小村到大村建房”村民反对的声浪,逾越了“建新村,又要保老村”的矛盾,最终不仅让分散在各个山头上的5个自然村全部集中到大村实施了统一的老村改造,而且还成功地保住管头老村,为今天管头村旅游成景变身“乌石村”保住了资源、打开了通道。

这里有一件事很有意思,山区农村,张威平带领大家不种庄稼,竟然种起了树。那是在2006年,张威平在团县委的帮助下,争取到省直机关等单位到管头来种树、绿化。

绿化植树的地方就在村后的龙岗上,挨着村子,地势平坦,是管头村不可多得的良田好地。可张威平“中了邪”似的竟然要拿来植树绿化,村民们有百般不解,“我们是在山区,是在农村,树多了去了,这样的地里种上庄稼多好啊。”


微信图片_20200721094220.jpg


村民的质疑和惋惜,恰证明了张威平的睿智和眼光。现今,这片绿化已经成林,樱花、红枫、桂花、茶花……四季有花,到处飘香,热切而恰当地呼应着乌石古村。这边是树丛花海,那边是古村老房;这边是绿色绚丽的,那边是古朴厚重的。百年历史的岁月洗礼,这一刻、这一景,迸发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生命力。我们走在管头村里,一半是绿树红花衬起的美景秀色,拥自然入怀,呼吸着香氲甜味的空气,感受到的是生态的美丽和自然的慷慨。一半是乌石黑瓦营就的古村老街,让历史凝固,诉说着百年老村的故事,冲击你的是经年的乡愁和时光的痕迹。这种自然和人文的对话,现今与古老的切换,给人以一种心灵的撞击,怦然之间,你怎能不爱上它?!

管头村改变了,变得美了,变得生动起来了。这一切,都是因为选准了一个人,“关键”在于引领村庄发展的这个“头”,由此就有了“光头”变成“关头”的生态跨越。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这一“跨”,管头村用了整整15年。下一“跨”,管头村变成乌石村,难度系数增加了,但跨越的速度加快了。

2003年6月12日,这一天是值得磐安人民铭记的日子。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磐安调研考察。

管头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下山移民,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把曾经的“光头”唤醒为“绿水青山”,保住了生态,也建设了家园。但紧接着面临着很现实的问题:管头村5个下山移民的自然村,他们的经济门路在哪里?管头人建了新房欠了债,他们的钱怎么来?

张威平更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党员干部必须为之努力的重要指示精神,遵照总书记的要求,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开始了二次创业,致力追求“真正达到生态富民”的目标。

“穿新鞋走老路,肯定行不通”。张威平农民出身,当过乡镇干部,也办过厂经过商,他本能地知道:“土里刨食,只能解决肚皮问题。要解决口袋问题,必须跳出农业寻找新的门路”。他敏锐地注意到十八涡景区开发可能蕴藏的致富门路。那段时间,他比谁都关心十八涡景区的开发,“有没有游客?”“这些游客都来自什么地方?”……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想到十八涡景区打工挣钱去了呢。

谋定而后动。2005年,张威平开始行动了,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下,张威平在村里透露了“想带领大家开发农家乐”的想法。

“异想天开,我们这种穷地方还开发旅游?开办农家乐?”回想起当年情景,现任乌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乌石村党支部委员张财瑶至今记忆犹新。2005年9月,张威平发动村民开办农家乐,可是老百姓疑虑重重,响应者寥寥无几。

“村民们一时不能接受”张威平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响应者如此之少”是他想象不到的,村民尚且可以理解,村干部的观望态度实在让他有些理解不了。但他没有畏难不前,反而更执着地张罗起这件事。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开座谈会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在他的努力下,总算有4户农户成了乌石旅游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这其中就有张财瑶,他是张威平的叔叔,时任村会计。“于公于私都该支持威平的工作”。张财瑶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把自己的乌石小院简单地整饬了一下,取名“怡情石屋”,抱着试试的心态开起了农家乐。

2005年9月28日,这是张威平一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管头村首批4户农家乐、48个床位正式开张了。为了这一天的开张生意,张威平没少动脑筋。他专门跑到县里,征得县领导的支持,派出大巴到金华去宣传招揽客人,以“免费吃住”的优惠政策,吸引到了金华市区阳光小区的48名客人。

农家乐总算开张了,但开张之后客源不足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张威平。某种程度上,客源不足的压力比农家乐没开张的压力还要大,因为如果这4家农家乐亏本赔钱了,他不仅要承担被他们责难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他的决策是失误的,接下去再发展农家乐村民还会信他吗?

那段日子,张威平四处打探客源,变着法子招揽游客,但收效不大。让他记忆最深的是一次上海营销经历。那一天,他印制了一叠乌石旅游宣传营销活页,用一个蛇皮袋装着,坐着公交车到上海去闯市场。在上海南京路上,他挨家挨户登门拜访旅行社,见他背着个蛇皮袋,一副农民打扮,善意者敷衍着收下他送的宣传资料,遇到难商量的连门都不让他进。他跑了一路,几乎吃了一路闭门羹。


微信图片_20200721094225.jpg

▲首批上海客人来管头村


事情的转机在翌年春天。这一天,一班上海老年骑行客来到管头村,看到村里的乌石老房子和优美的环境,感觉很好,当晚就住在了这里。张威平等村干部像招待亲人一样招待了他们,像一个学生一样向他们请教上海市场的旅游宣传营销,并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结识了一个热心的上海旅行社老板,开启了上海“银发族”团队游客市场。

上海旅行社对旅游的嗅觉是很灵敏的。管头村乌石特色旅游资源、舒适的气候条件、热情好客的人文,以及实惠的价格,迅速在上海打出了名气,先后与4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没有游客烦恼,有了游客也烦恼。随着上海游客的增多,接待的规范和标准又成了一个问题。张威平根据自己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推动成立“乌石村农家乐服务中心”,创新性地提出“四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对外营销、统一接团分客、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结算账目。这一模式,根本性地改变了各自为战的无序局面,提高了村民的组织化程度,契合旅游发展规律,显示出了机制的先进性和强大的制度力量。


微信图片_20200721094228.jpg


乌石旅游打开上海市场靠的是机缘和张威平持之不懈的努力,但要形成规模,并且经久不衰,决定性的因素是这一“四统一”模式。

旅游是一件常做常新的工作。“四统一”模式推红了管头旅游,但随着游客和农家乐家数的增多,特别是三期老村改造实施后,农家乐档次的拉开,“四统一”模式又有了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他们又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管头管事”创新做法,从创新农村基层治理角度,以“管事十法”“六无善治”为重点,组织和动员全体村民,组建村级服务管理团队、“管头管事”志愿服务队,负责日常巡逻维护、游客矛盾纠纷化解……

旅游的魅力就在这里。它以产业的驱动力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村民的创业积极性,激发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因为旅游,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壮大;因为旅游,村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因为旅游,农村治理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管头村因为旅游打开了“两山”转换通道。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

——2010年,乌石村的旅游经济收入达到800万元,首次超过全村农业经济收入,标志着乌石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专业村。

——2018年,乌石村农特产市场正式投入使用,40余个摊位,每年可创造70余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

——截至目前,乌石村农家乐规模得到了空前发展,全村共有农家乐173家,3777张床位、8375个餐位,80%村民从事农家乐行业。

——2019年接待游客突破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6亿元,管头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8万元。

这组亮丽数据的背后是管头村“生态富民”的生动实践,显示出的是生态之路灿烂前景,彰显的是“两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从“金山银山”到“云上尖山”


微信图片_20200721094245.jpg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两山”理念以一种春风化雨般的力量释放了乌石独特的旅游魅力,让管头这样一个穷山村蝶变成为“金华市农家乐第一村”,走上了高水平的小康路。

管头村的蝶变宣示着一种力量,一种推动着山乡巨变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纵情地澎湃着,激越地升腾着:

原尖山镇范围之内的舞龙峡景区开发,陈界、藤潭岗、大山头等旅游特色村的兴起,是这股力量的驱使;

原胡宅乡辖区的水下孔景区开发,横路村、胡宅村等旅游特色村的发展,也是这股力量的作用;

原万苍乡自然村旅游特色村的新建,同样也是这股力量的强势拉动……

这是一片曾经贫穷的土地,因这股力量唤醒了沉睡的资源,从此打开了“两山”通道而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力之所及,新农村建设、美丽庭院创建、农家乐开发……跨越了乡镇行政区划的界线,逾越了乡村产业门类的分工,呈席卷之势在这片土地上显现出它那“点石成金”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00721094249.jpg


横路村的旅游开发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证。这个村与管头村一样是一个“乌石村”,整村以乌石为材砌筑,建筑规模、村落形态、街巷纵深、人文历史,甚至比管头还要好,还要有韵味。邻近管头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让横路村坐不住了,2017年,他们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加大投入实施旅游开发,修缮了古街老房,新建了空中酒吧,开发了益清庄、澄溪望谷等高档民宿,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这让县委、县政府看到了这片土地振兴的希望和发展的方向,适时启动了乡镇行政区划撤并和行政村规模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方面,撤并原尖山镇、胡宅乡、万苍乡为一个镇——尖山镇;行政村规模调整上,有意识地将管头村、东里村、火炉岭村、大园村、林庄村、大山头村等六个行政村调整成为一个行政村——乌石村。着力在行政区划、村庄规模等方面为“这股力量”拓展更大的空间、提供更大的平台,扫清界线上的障碍。


微信图片_20200721094252.jpg


历史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它穿越时空的力量。如果说2002年管头村“五村归一统”,是有情不得已不得不为的情势的话,那今日乌石村“六村合一村”,倚重的是乌石村成功的旅游开发,是规模更大、层次更高的一次主动设计和目标引领。

我们站在管头村后的古枫公园上放眼远望,近处的大山头,远处的东里,如梭驶来的旅游大巴、自驾车,如织而行的各地游客……昭示的是合并后强劲的融合发展势头和蓬勃的旅游发展热潮。县委常委、尖山镇党委书记羊菊春说,他们正着力将乌石村打造成为“浙江省农家乐第一村”。

羊菊春的豪迈是这个时代的豪迈,是旅游让乌石村自信地走上了“两山”之路的豪迈。

让我们再把目光深情地投向这片土地,去审视、打量这片土地上现在发生的变化,接下来会发生的变化。

——旅游的版图在变。当下的尖山镇,已落地了两个大型田园综合体项目——斐湖畈田园综合体和胡宅畈田园综合体,这意味着台地旅游将从“峡谷景观 农家乐”的1.0版本向“田园综合体 民宿”2.0版本迈进,旅游发展空间从峡谷到乡村,版本升级了,版图扩大了;

——旅游的档次在变。景区作为旅游的龙头,尖山镇正着力在十八涡、舞龙峡等景区的基础上,计划整合、提升打造一个“5A”级景区。农家乐作为接待主体,也在不断地提档升级,投资1500万元打造的“澄溪望谷”特色民宿,投资2000万元开发的“益清庄”高档民宿……给你的绝不止奢华。

——旅游的辐射在变。尖山镇范围内,旅游已强势确立成为主导产业,城镇按照旅游来定位,乡村围绕旅游来建设,甚至工业都对接旅游来招商。尖山镇之外,旅游已成为台地“三镇一乡”的共同选项,玉山镇玉岑山居项目的引进,尚湖镇风崖谷景区的开发,九和乡御龙湾景区的营业……乌石旅游已完全跨越了行政区划的界线,辐射至周边乡镇,甚至远及与之接壤的新昌、东阳等地。

乌石铺就了尖山旅游“两山”之路,这条路通达的是一个更宏大、更具前景的未来——乌石小镇、云上尖山。

热门专题
热门楼盘
广告